去驻村报道的那天,天气很好,空气中洋溢着一种按捺不住的春之气息,麦野青青,一片生机。就连树上的鸟鸣也那么悦耳,似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欣喜。
到镇里对接了镇领导,随后一同赶往村里。走出喧闹的大街,又是蜿蜒的乡间小路,一座小桥边,一股活水哗哗流淌,摇荡出动人的春之交响。
活活的流水清清亮亮,就像春天的笑脸。一座座素朴的小村安卧在旷野之中。白墙红瓦或是青砖蓝瓦,静美安然。田野里已经有了劳作的身影,浇地、施肥,是的,明日就是雨水了。在带着草木香气的丝丝风中,隐隐听到机器的轰鸣,似乎感觉到麦苗在饱吸着甘露,咕咕咚咚的,扯了劲子生长。
远远看到一股轻烟,从街巷中冒出来,曲曲弯弯,就像一条黑丝带。镇领导马上掉转车头,驱车赶过去,折几条巷子,终于走到冒烟处。是一座空闲院落。走进去,见院落里一家人在拾掇杂物,原来他们收拾宅院,准备盖新房,把收集的废纸板烧了。“赶快灭了吧,对空气不好,也是资源浪费,这纸板卖废品回收多好。”“好的,”那家人说,“原来想着没多少,哪知烟这么大。”
“哎,你们是哪的?”我们走出来时,主人问。
“我们是镇上的!”
多么响亮的回答。“镇上的”就是镇干部,在基层大家都这样称呼。
我忽然明白了,乡镇干部就是这样,什么事都要管,什么心都要操。从镇域经济发展到群众衣食住行,方方面面,真是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是基层工作的大管家。他们很多工作有面上的,也有很多隐性的,看不见的。
走到所在的村里,村委大院前,有些老人在晒暖。包区、包村干部都在,有个村委成员不在,旁人答曰,正在浇地。人勤地不懒,一年之计在于春,当下正是浇地的好时节呢。一年的收成全看这个时候。
针对一些村民在村委院里晾晒衣服,镇领导又对包村干部说,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,说这是公共场所,搭衣服不美观,也影响正常工作。如果实在不行,就把他们的衣服收了,帮他们在旁边找地方晾。
“在农村,你不知道,很多时候,不能光靠讲道理,要从根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。”镇领导说。
农村工作,处处是智慧,处处是经验。
到二楼办公处看一下,收拾得挺洁净。杂货间里堆满了摘下的牌子,有不锈钢的、有塑料板材的。“这都是减负清理摘下的牌子。原来牌子挂的太多了,把一面墙都挂满了。”一个村干部说。
现在基层减负,杜绝形式主义,各种检查评比少了很多,镇里工作好多了,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、腾出手来抓经济发展、办民生实事。说起现在的基层减负,大伙都赞不绝口。是的,想想原来的评比检查,形形色色,让各级人浮于事,苦不堪言,而今,这减负节省了时间,腾出了精力,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
春风和畅,已经吹遍古蒲大地。周边村镇,也勃发着一种生机,你看,那碧蓝的天上,几只鸟儿正在伸展翅膀,箭一样刺向那高远的青天。(王自亮)